轻飘飘的处罚就是纵容污染
没有强硬惩罚措施保障的红线便不是红线,轻飘飘的处罚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鼓励、纵容污染对于那些只会嘴上说,却不行动的企业我们要加大力度排查,那种轻飘飘的罚款制度没有办法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,归根结底就是企业为了省钱,所以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处罚力度,不要让那些排污企业“逍遥法外”。
据报道,宁夏银川市近郊,3家大药企引发了严重污染,10年来,弥漫在空气中的恶臭、河里流淌的黑水成为了老百姓的一块心头病。企业却称:购买了上亿元的治污设备,已经花了“血本”;恶臭是世界性难题,不可能彻底消除,只能慢慢探索。
光听这些话,似乎能得出个“企业已经尽力了”的结论。真的如此吗?是当地政府不作为吗?倒也不全是。据当地政府部门反映,对这几家药企的罚单已经开到“手软”,仅去年一年对其中两家药企就开了12张罚单,但无奈的是罚款数额太低,且行政处罚还有周期性,对企业震慑力有限。
那么是企业逃避治理吗?也不尽然。当地政府和企业都强调,企业近两年一直在花“血本”治理恶臭和水污染。但生物发酵类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异味是世界性难题,不可能靠某种设备或某种工艺彻底消除。废水排放即使达到行业标准,也会污染当地水质。
还是永宁县的副县长一语中的。“这确实是当时规划失误”。在招商引资中没有挑肥拣瘦,把重污染的企业带进了工业园。进来了也就进来了,又没有考虑污染问题,让工业园近距离挨着新建小区。连续的错误决策造成了今天群众的怨声载道。而要改正这个错误,当地政府却没有底气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当然是搬迁。但站在法律契约的角度上说,企业是当初政府招来的,现在突然毁约没有道理。即使企业同意搬迁,对于一个财政收入仅9亿元的县来说,上百亿元的搬迁费用也无法承担。可是政府若不反悔,任其污染下去,局面只会越来越难以收拾。
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呢?也许有人说,当初政府并没有看到这一步,今天的局面也是始料不及的。然而,“没看到这一步”这个理由很理直气壮吗?政府为什么看不到这一步,这个问题不该深究吗?至少,要深刻反思吧?
所谓规划,应是比较全面、长远的发展计划,是对未来整体性、长期性、基本性问题的思考、考量和设计未来的整套行动方案。规划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,在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领域,规划提出的任务和指标具有约束性,政府要确保实现。但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表面上重视规划的严肃性,规划馆盖得漂亮气派,规划说得热火朝天,但实施起来却无声无息。更有甚者,看到别的地方规划不错,拿过来修修补补就用,刚刚建好的桥,毫不犹豫就炸掉修隧道,明明缺水的城市却要建水上的城市,明明是工业区却被安在了上风向;有的随意修改土地利用规划设立开发区和城市新区,有的超计划占用耕地。
任何人都难免会犯错误,任何决策都存在失误几率,没有人能保证永远正确。而正因如此,决策机制中才应当融入制衡因素,需要充分的论证、博弈,经过能够充分代表更多公众意志的表决,才可以出台与实施一项重大决策。
不仅是银川市10年前那个经不起历史检验的招商引资决策,更有很多一掷千金、万金,最终不但血本无归,而且要贻害长久的项目,早就令我们不忍回首。决策失误,造成国有资产成千万、上亿元的损失,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。但在所谓“代价论”、“学费论”的掩护下,我们很难看到决策者出来承担责任。到头来谁为短命的规划买单?还是只有普通纳税人。不合理的规划、拍脑门的盲目决策和短期行为以及片面政绩冲动,是酿成类似银川污染恶果的根本原因。而造成盲目决策的原因之一,是权力太大,缺少最基本的制衡,政府几个领导拍拍脑门,一项重要决策就出台了;体制内部无人质询,既无真正有效的质询机制,“闲杂人等”也无人敢表示异议,有些人大唱赞歌还来不及呢。至于体制之外,也就是社会人士和民众,更没有谏言的机会;利益攸关的百姓要反对,无疑是螳臂挡车。
搬迁费用高,出于诚信不能强制企业挪走,这些或许都是理由,但面对无法正常生活的百姓,这些理由或许都不应是理由。对于一个政府来说,让老百姓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、没有污染的环境里,难道不应该是最起码的诚信吗?
有笔账算起来很清楚:去年,两家企业因违规排污交了20多万元的罚单。如果不违规,一年的污水处理费用需要近千万元。企业选择了前者。这恰恰说明了,“花血本治污”是虚,“花小钱排污”是实。
即便花钱买了设备,如果不用,毫无意义。据调查,其中两家药企所在的工业园,污水处理厂因“多种原因”,至今未投入运行。记者暗访发现,两家企业都存在“阴阳排污”的现象,到了晚上,污水管中的黑水就明显多了起来。
企业为何能这么干?有片面逐利的问题;可长期这么干得不到制止,那就是监管的问题。归根结底:环保的监管手段偏软,环保逻辑干不过“带污发展”的逻辑。
据悉,药企在很长一段时期支撑了永宁县财政收入,“臭了一座城,污了一方水”于是成为长期难以解决的题目。
随着生态文明列入“五位一体”总布局,随着“美丽中国”目标的提出,环保二字的分量在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心中越来越重。然而,如果不把重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,把环境保护的软手段变硬,守住可持续发展的底线,“美丽中国”就有被虚置的风险。
违规排污,罚款仅仅20万元;污水处理,企业得花1000万元,反差实在太大。如果没有制度来大幅提升其违规成本,光说要守住环保红线,肯定是徒劳的。惩罚手段轻若飘絮,肆意排污的现象肯定遏止不住。没有强硬措施保障的红线便不是红线,轻飘飘的处罚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鼓励、纵容。
必须摒弃这样的理念:“不让污染就搞不成发展”。往小了说,这是狡辩,是庸政懒政;往大了说,这是发展观出了问题。先污染、后治理,往往意味着只污染、不治理。污染容易,积重之后治理何其难,把那些暂时挣的钱都搭进去都不够,这样的教训已经有很多了。
总之,如果说一提到环保,大家嘴上都说重要,实际中并不当回事,那么污染永远也治不住。